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Al-Si合金,该合金在铸态下展现出优异的耐蚀性能。合金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主要包括硅(Si)含量为3%。通过特定的制备工艺,该合金能在铸态下保持其耐蚀特性,适用于多种工业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轻量化的不断发展,铝合金在汽车上的应用愈加广泛。作为汽车上用量最大的铝合金类别,Al-Si铸造合金在驱动系统、底盘、车身等系统中均有使用。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其对Al-Si铸造合金性能要求并不相同。相比于某些受力的结构件,部分偏功能性的部件对材料力学性能的要求并不高,但对耐蚀性等要求很高。
在常温条件下,铝的表面会产生致密的氧化铝,因此具有较好的耐蚀性,但是在氯离子存在的条件下,氧化铝薄膜很容易被氯离子破坏,导致局部腐蚀。热处理是调控Al-Si铸造合金组织、改善耐蚀性能的重要手段,但采用热处理会增加制作成本,同时易导致铸件变形,降低成品率。此外,通过化学方法如钝化、阳极氧化等手段也可以有效提高耐蚀性,但其会显著提高铸件成本。
因此,需要寻找低成本的方法来提高Al-Si铸造合金在铸态上的耐蚀性能,以促进其在相关零件上的应用。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