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抗甲基二磺隆的节节麦解毒基因及其应用,属于除草剂抗性基因挖掘技术领域。该解毒基因为LOC109773608,具有抗甲基二磺隆的特性,可用于提高作物的除草剂抗性。
背景技术
小麦具有播种面积大、产量多、分布广等特点,是我国的第二大粮食作物。而麦田杂草的出苗、返青几乎与小麦同期,其生长过程伴随着小麦的整个生育期,与小麦竞争生长所需的阳光、水肥、生存空间,严重影响小麦营养物质的积累,此外,麦田杂草还可以作为许多病虫害的寄主及传播媒介,增加小麦病虫害的发生率和发生面积,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 Coss.)是禾本科小麦族山羊草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粗山羊草,其外部形态与小麦极其相似,幼苗期与小麦更是难以区分;此外,节节麦还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当发生密度较大时,会覆盖在小麦之上,造成小麦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通常每株年均可结100-800粒种子,且种子颖壳坚硬,脱落后存活时间长,使其种子在土壤中得以大量积累,其种子还会随着收获混入小麦中,降低小麦品质;其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在干旱、强酸、强碱的土壤中均可以发芽生长,在大面积传播和扩散方面极具潜力,是一种对全球农业作物生产影响极其恶劣的杂草。
化学除草是一种通过施用化学药剂来防治杂草的方法,具有省时、省力等优点,但是,由于节节麦与小麦亲缘性高,对一般的除草剂选择性差,甲基二磺隆是目前市面上仅有的对节节麦具有较理想防效,且对小麦相对安全的除草剂,但甲基二磺隆的使用技术要求高,生产中作物药害问题频发。由于长期单一使用,甲基二磺隆对节节麦的防治效果越来越差,节节麦中对甲基二磺隆的非靶标抗性相关基因的挖掘鉴定,对节节麦对甲基二磺隆的抗性机制研究、评估待防治区域节节麦的化学防治效果、合理安排甲基二磺隆的用药时期和用药量、有效防治节节麦、耐除草剂小麦的生物育种,保证小麦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