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使用菊粉制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药物,特别针对由高脂肪饮食引起的PCOS。该发明基于PCOS的发病机制,探讨了膳食纤维如何调节宿主与肠道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促进健康。
背景技术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常见的导致女性不孕的生殖内分泌障碍性疾病。而目前PCOS的发病机制不清,治疗难度高。临床目前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同时也加入饮食等生活干预治疗。PCOS是临床上常见的导致女性不孕的生殖功能障碍性疾病,PCOS患者存在卵巢功能异常、发育不佳、排卵障碍,同时表现为月经周期中黄体功能缺失,孕激素分泌异常,进而影响子宫内膜蜕膜化、内膜容受性及胚胎着床。当今社会饮食及生活模式改变,对膳食纤维的摄入减少,高脂饮食的普遍化,导致肠道菌群紊乱,PCOS发病率增加。而氧化应激及胰岛素抵抗是PCOS的常见合并症,故PCOS也是一种内分泌疾病,且PCOS的致病相关基因表现为多效性,不仅受基因调控,同时也受环境因素影响。临床症状的多样性增加了PCOS患者的预防、治疗与管理的难度,只有充分了解其致病机理,才能采取适当的管理和治疗措施。
近年来,研究发现饮食结构的改变,即膳食纤维摄入可通过肠道菌群影响PCOS的症状。而饮食治疗中已有研究表明高膳食纤维能够改善PCOS的相关症状。膳食纤维包括可溶性、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它可以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对菌群代谢产物,包括短链脂肪酸、色氨酸代谢产物以及胆汁酸相关代谢产物产生重要影响,能够有效的和肠道系统宿主产生相互调节作用,以调节PCOS症状。目前研究表明,PCOS的肠道菌群紊乱,可能与碳水化合物、短链脂肪酸等途径相关。
PCOS患者肠道菌群失衡,扰乱了肠道菌群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形成病理性菌群。肠道菌群以其庞大的种类和数量及对人类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又被称之为“隐藏的器官”。大量文献指出PCOS患者肠道菌群紊乱。众所周知,肥胖是PCOS患者的常见症状,亦可推动PCOS患者肠道菌群紊乱。临床研究表明在PCOS疾病状态下,将导致患者肠道菌群紊乱,使卵巢功能紊乱、胰岛素抵抗、白细胞介素-22分泌减少,这证明肠道菌群紊乱将直接影响生殖器官功能。PCOS患者肠道菌群的稳定性及多样性紊乱,形成病理性菌群。合理的饮食干预对于PCOS患者的控制肥胖及调控胰岛素抵抗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有效改善糖脂代谢,进而促进卵巢功能的恢复。而暴饮暴食、喜食高糖高脂食品等已被证明加剧了PCOS的症状。研究发现膳食纤维被肠菌降解后,会大量产生代谢物短链脂肪酸(SCFAs),进改善肥胖、代谢综合征。
菊粉是植物中储备性多糖,主要来源于植物。菊粉分子约由31个β-D-呋喃果糖和1~2个吡喃菊糖残基聚合而成,果糖残基之间能通过β-2,1-键连接。菊粉的分子式表示为GFn,其中G代表终端葡萄糖单位,F代表果糖分子,n代表果糖的单位数。菊粉是以胶体形态含于细胞的原生质中,与淀粉不同,其易溶于热水中。菊粉是除淀粉外植物的另一种能量储存形式,是十分理想的功能性食品配料、同时也是生产低聚果糖、多聚果糖、高果糖浆、结晶果糖等产品的良好原料。目前,关于菊粉在PCOS应用中的研究较少。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