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创新专利探讨了林西替尼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治疗药物制备中的新用途,属于生物医药技术的新进展。该发明首次披露了林西替尼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药物开发中的潜在价值,为该领域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
背景技术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结合,引起自身酪氨酸激酶结构域的磷酸化并起始胞内信号传导,调控细胞生长和分化。近年研究发现IGF-1R在结肠癌、肝癌等恶性肿瘤组织中呈现高表达,通过抑制肿瘤细胞IGF-l R的表达,使得IGF-l R抑制剂林西替尼(Linsitinib),成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肿瘤治疗药物。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过度摄入高脂食物以及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化疗药物等都会促进NAFLD的产生。NAFLD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普通成人患病率高达30%。近年来,在低龄肥胖和人口老化的双重趋势影响下,NAFLD的患病率不断攀升,15年间其患病率激增68.3%,加之人口基数庞大,微弱增加的患病率都将带来大量的新增病患。NAFLD患者往往起病隐匿,当发展至严重脂肪性肝炎可出现黄疸、纳差、恶心呕吐,晚期发展至肝硬化、肝癌,严重危害国人的身体健康,为国家、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已成为目前社会所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通常情况下,当患者确诊NAFLD时,临床上往往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的方式,其中药物多采用口服保肝药和降脂药。然而,现有的保肝药并不能有效逆转肝脏脂质堆积和纤维化,降脂药虽然能够有效降脂,但是服用期间需要密切检测肝功能变化,警惕他汀类药物所导致的肌病、横纹肌溶解等严重不良反应。NAFLD患者也往往因为自身肝功能异常,存在服药禁忌症而无法服用。
因此,探究IGF-1R及其抑制剂林西替尼在NAFL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临床寻找一种安全、有效、快速的治疗NAFLD的药物,既有现实意义,又有开发新NAFLD治疗靶点的重要战略意义。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