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脂质纳米药物输送系统及其制备技术,旨在优化肿瘤血管的正常化过程。该系统由药物和CaO2纳米颗粒组成,通过特定的制备流程,实现药物的高效靶向输送,以改善肿瘤微环境,增强治疗效果。
背景技术
所有实体肿瘤的生长与扩张均高度依赖于其血管网络,该网络负责向肿瘤组织输送氧气、必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生长因子。肿瘤血管生成的异常,源于促血管生成信号与抗血管生成信号之间微妙的平衡被打破,是驱动肿瘤快速增殖与恶性转化的核心机制。这些异常新生血管,特征表现为结构杂乱无章、功能紊乱、易于渗漏且常受周围组织压迫,不仅为肿瘤细胞的迁移与扩散提供了便利通道,还共同塑造了一个独特的肿瘤微环境(TME),该环境以缺氧、酸性环境和高间质液压为标志,显著抑制了免疫细胞的浸润与功能,从而削弱了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鉴于异常血管生成在肿瘤进展中的核心地位,抗血管生成疗法已成为重要的治疗策略之一。该疗法主要通过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等关键分子,利用抗体或小分子拮抗剂来阻断促血管生成信号,初期能够显著减少肿瘤血管密度,但高剂量治疗通常会伴随副作用,如促进替代性血管生成路径的激活和加剧肿瘤缺氧,形成治疗抵抗的恶性循环。
为了克服这一挑战,研究者们提出了血管正常化策略,即通过低剂量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应用,促使肿瘤血管结构向更规则、成熟的方向转变。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缓解肿瘤内的缺氧状态,降低间质液压,还能改善TME的免疫抑制性,为免疫细胞的有效浸润与功能发挥创造条件。然而,实现并维持血管正常化的窗口期需要精确控制药物剂量与给药时机,以避免过度修剪血管网络,这对临床治疗方案的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此基础上,一氧化氮(NO)作为关键的血管调节分子,在肿瘤血管生成与成熟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通过恢复或增强血管周围NO的浓度梯度,可以促进血管稳态的维持与肿瘤血管的正常化,进而优化TME,提高药物递送效率并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然而,当前依赖外源性NO供体的方法受限于其在TME中浓度梯度的不可持续性。因此,开发新型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