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医用粘合剂技术,特别是一种双组分超分子水凝胶和骨粘合剂的制备技术。该技术通过混合单宁酸水溶液与甜菊糖苷水溶液,实现均匀混合后静置交联,制得双组分超分子水凝胶。该水凝胶因其独特的粘接性能,适用于骨科手术中作为粘合剂使用。
背景技术
骨折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是螺钉和钢板,起到固定骨折块的作用。对于粉碎性骨折,手术固定的难度大幅增加,而且拼接准确性下降可能会影响骨修复效果。此外,螺钉和钢板等植入物在人体内无法降解且存在不同程度的异物反应,需二次手术取出,从而加大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需要开发新型骨折固定方式以解决上述问题。
骨粘合剂能够快速拼接和固定骨折块,尤其适用于粉碎性骨折中数量较多、体积较小且形状不规则的骨碎片,而且骨粘合剂不需要在愈合后移除,降低了患者痛苦和手术治疗风险。基于以上优势,骨粘合剂成为极有前景的传统骨折治疗的替代方法。临床上使用的骨粘合剂需要满足以下性能:1.具有足够的粘合强度;2.生物相容性好;3.具备较好的抗菌能力;4.易于使用和操作,固化时间适中。在临床实践中,氰基丙烯酸酯最早用于骨折固定,其粘接强度较高且固化时间短,但生物相容性较差,可导致组织炎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骨粘合剂已应用于膝关节和髋关节置换术,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可能诱发严重热坏死,而且粘附强度和生物相容性较差。磷酸钙骨水泥和纤维蛋白粘合剂、贻贝粘附蛋白等生物来源的骨粘合剂虽呈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他们的机械强度和粘合强度都较差。此外,上述种类的骨粘合剂自身均不具备较强的抗菌能力。可见,目前所开发的骨粘合剂还无法满足全部性能要求,在骨粘接固定的临床应用受到较大限制。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