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介绍了一种新型双功能荧光探针,能够同时检测次氯酸和粘度。该探针由1,8-萘二甲酰亚胺衍生物与吲哚基团通过缩合反应合成,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式。
背景技术
次氯酸(HOCl)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生物活性氧物种之一,在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防御和根除病原体(J. Am. Chem. Soc., 2013, 135:9944–9;J. Lumin., 2020,226:117460)。内源性次氯酸是由白色血细胞通过髓过氧化物酶(MPO)介导的氯离子过氧化作用产生的,可杀死生物体内入侵的病原体和细菌(J. Am. Chem. Soc., 2011,133:5680–5682)。然而,HOCl的不受控制的产生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组织损伤和各种疾病,例如肝损伤、动脉粥样硬化、类风湿、心血管疾病、关节炎和癌症(Am. J. Physiol GastrointestLiver Physiol., 2005, 289:760–7; J. Orthop. Res., 2007, 25:1128–35)。细胞粘度是生物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微环境参数,它能够显示细胞的有序功能,也能够主导活细胞中的信号转导、电子转移、反应性代谢物的扩散和生物分子相互作用(Biochem. Pharmacol.,1995, 49, 1589)。然而,细胞粘度的异常变化与多种疾病和功能障碍密切相关(Anal.Chem., 2020, 92, 21, 14667–14675)。
目前,已经开发了多种方法来检测次氯酸和粘度,例如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 (GCMS)和荧光光谱法。在这些检测方法中,荧光探针分析由于具有快速响应和高灵敏度的能力,以及空间分辨率和令人满意的生物相容性而普遍受到青睐(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 16611–16615; Anal. Chem., 2016, 76,166–181)。已经报道了许多用于检测次氯酸粘度的荧光探针,它们绝大部分均单独检测其中的一种(RSC Adv., 2024,14, 11151–11156; Chem. Commun., 2018, 54, 8522-8525)。因此,同时区分检测次氯酸和粘度仍是当前的巨大挑战。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