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创新技术旨在开发一种基于中国本土兔出血症病毒1型和2型VP60蛋白受体结合区基因序列的mRNA应用。通过利用信使RNA(mRNA)技术,构建了一种新型mRNA,旨在提高对兔出血症病毒的防治效果。
背景技术
兔病毒性出血症(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RHD)是兔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RHD俗称兔瘟、兔出血性肺炎、兔出血症,其病原为兔出血症病毒(Rabbit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 RHDV)。根据VP60抗原结构不同,可分为RHDV1和RHDV2。RHDV1于1984年首次在中国报道检出,随后迅速在全球大范围传播。2010年RHDV2在法国首次出现并被报道,直至2020年4月,RHDV2首次在我国四川省爆发流行,并对我国多个养兔产地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RHDV为单股正链无囊膜的RNA病毒。基因组有两个开放阅读框,ORF1和ORF2。ORF1编码由7个非结构蛋白和主要结构衣壳蛋白VP60。每个VP60单体由一个壳域(S)和一个突出域(P)组成。P域被细分为P1和P2,P2结构域位暴露于衣壳最外侧的区域。由于宿主抗体识别产生的选择压力,该区域显示出最大的遗传和抗原变异。ORF2编码VP10,一种次要的结构蛋白。
目前市面上暂无针对RHD的特效药,对此病的防治仍然以预防为主。RHDV的研究过程中有多种难题尚待克服,其中之一就包括目前仍未开发出可用于RHDV体外培养的细胞,这严重阻碍了对RHDV的研究及其疫苗的开发。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兔瘟疫苗有兔瘟组织灭活疫苗和兔瘟杆状病毒载体灭活疫苗。兔瘟组织灭活疫苗是通过将人为接种病毒造成感染后的兔的肝脏及脾脏研磨,通过甲醛等化学试剂灭活制备而成。该疫苗的应用为临床上兔瘟的防控提供了关键性支持。而同时,组织灭活疫苗的生物安全性问题,污染物残留和动物福利等诸多弊端也不容忽视。VP60是RHDV主要的衣壳蛋白及抗原蛋白,兔瘟杆状病毒载体灭活疫苗是将VP60基因导入杆状病毒载体,借由昆虫细胞表达VP60蛋白,再将目标抗原进行纯化制备而成的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的安全性较高,体液免疫持续时间长,但对于细胞免疫的活化则需要筛选优秀的佐剂予以辅助,因此兔瘟杆状病毒载体灭活疫苗对佐剂的要求较高,这也加大了疫苗更新的繁琐程度和难度。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