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医药领域,揭示了副干酪乳杆菌在制备用于修复肠道屏障功能及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药物中的应用。该发明针对接受诱导化疗的AML患者,旨在改善其胃肠道粘膜屏障、免疫系统和营养吸收问题。
背景技术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高度异质性和复杂性的恶性侵袭性肿瘤,是成人最典型的白血病类型,其特点是骨髓原始细胞过度增殖、分化失败和凋亡紊乱,导致骨髓和外周血中原始细胞异常聚集。AML是成人急性白血病最常见的类型,在成人白血病中约占70%,其发病率与年龄有着密切的相关性,60岁以上的患者发病率显著上升。尽管治疗方案的不断改进和新型药物的开发提高了AML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率,但治疗后的耐药和复发仍然是大多数AML患者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寻找新的生物标志物或治疗靶点来判断预后和优化个体化治疗策略,对AML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AML患者普遍存在肠道微生物失衡的情况,研究发现初诊的AML患者肠道微生物组成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其多样性明显降低。Wang等人发现在门水平上,AML患者粪便中拟杆菌门富集,厚壁菌门的丰度明显减少,在属水平上,拟杆菌属富集,粪杆菌、罗氏菌属和双歧杆菌的丰度明显减少。而Xu等人通过线性判别分析发现柯林斯氏菌属和红蝽菌科可以作为AML患者的生物标志物。此外,AML患者在治疗期间一般均需接受多种抗生素治疗,会进一步严重破坏肠道微生物群的平衡,Wang等在动物模型中证实了抗生素使用导致的肠道微生物群失调会加速小鼠AML的进展。以上研究结果均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可能在AML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在AML患者的粪便中,肠道微生物产生的丁酸盐显著减少;进一步研究发现,AML模型小鼠肠道屏障受损加速了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进入血液,增加的LPS含量在体内和体外都加剧了AML的进展;而丁酸盐则可以修复肠道屏障损伤并且抑制AML小鼠对LPS的吸收,延缓AML的进展。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