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创新揭示了CD132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治疗中的潜在作用。研究发现CD132在AML中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其表达水平与AML的恶性程度及患者生存率紧密相关。本技术为AML治疗提供了新的分子靶点,有望改善患者预后。
背景技术
AML(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作为发病率最高的成人白血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安全。AML的治疗通常包括诱导化疗、巩固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诱导化疗的目的是使患者达到完全缓解,即骨髓中原始细胞比例<5%,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阿糖胞苷联合蒽环类药物等。对于高危患者或复发难治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靶向治疗的发展,一些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融合基因的靶向药物也逐渐应用于AML的治疗,如FLT3抑制剂、IDH1/2抑制剂等。
AML的预后因亚型、患者年龄、一般状况、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等因素而异。总体来说,M3型白血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预后相对较好;而具有复杂染色体异常、某些基因突变(如FLT3-ITD高突变等)的患者预后较差。年龄较大、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预后也往往不佳,60岁以下AML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为35-40%,而60岁及以上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仅为5-15%。急性粒-单/单核细胞白血病(包括法-美-英分型,即FAB分型中的M4和M5,分别占AML的29.1%和8.9%)是一种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两系同时发生恶性克隆性增生的急性白血病,复发率显著高于其他AML亚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骨髓和骨髓外复发的发生率分别为34%和50%。AML-M4/5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仅有26%左右,因此AML-M4/5是复发难治的主要人群(Blood.2018Jul 26;132(4):362-8.;Cancer discovery.2020Apr;10(4):536-51)。提高AML患者长期生存率一直是亟待解决的临床难题。
AML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尽管在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诸多不足。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开发更准确的诊断方法、有效的治疗手段和可靠的预后评估指标,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