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介绍了一种高效装置,旨在清除水解锅中的偏钛酸结垢。该装置由空心转轴、袋体和纵向骨架组成。袋体的开口与空心转轴侧面相连,纵向骨架位于袋体中部,用于支撑和固定。该装置的设计有助于提高清洁效率,减少维护成本,适用于工业水解锅的清洁工作。
背景技术
钛液水解是钛白粉生产的重要工序,钛液水解产生的偏钛酸胶体黏度大,造成水解锅内壁会粘附50-100cm的水解固相物,也称为水解垢,因为其结构坚硬、铁含量高、钙杂质多、难解聚,较难回收利用,且清理困难,影响偏钛酸质量,结垢对钛液水解的影响包括:一是堆结的水解垢含有部分对钛白粉质量有害的杂质元素,混入正常料后,影响产品质量;二是增加人工清洁的难度和成本,水解垢的清理势必会停止水解锅的运行,浪费时间且影响产量;三是降低钛液加热效率,增加蒸汽消耗;四是当水解锅壁有结垢层形成时,导致搅拌的阻力增加,从而消耗更多的泵功率,增加成本。
然而目前的清理方法是人工檫拭水解锅的内壁,费时费力,由于水解锅的内部结构导致难以有效清理结垢。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CN214611569U公开了一种减少偏钛酸结垢的水解锅,包括锅体,锅体的顶部设有钛液进口、底部设有水解液出口,锅体的内壁上设有防垢涂层;锅体内设有搅拌刮料组件,搅拌刮料组件包括搅拌轴、搅拌杆和刮板,搅拌轴竖直设置,搅拌轴的上端与锅体上方的驱动电机相连、下端伸至锅体内,搅拌杆水平设于搅拌轴上,刮板设于搅拌杆的自由端,且刮板与锅体的内壁相匹配;锅体的上部水平设有环形进料管,环形进料管靠近锅体内壁设置,且环形进料管与锅体内壁相邻的一侧设有喷液孔,环形进料管上连接有晶种进料管线和水进料管线,水进料管线上设有流量计和增压泵。该水解锅只是用于减少结垢不能避免结垢的产生,治标不治本,时间长了还是要对水解锅进行清理。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11495517A公开了一种水解垢的解聚方法,将水解垢与球磨介质混合,加水后进行湿球磨,采用325目以上的筛子进行过滤,得到解聚物料。但并未说明如何将水解垢从水解锅内取出的。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