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装置,由第一基板、电致变色膜片和第二基板构成,膜片由第一导电基底层、电致变色中间层和第二导电基底层组成。还包括密封胶层,位于电致变色膜片与基板之间,以确保器件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是指材料的光学属性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材料称为电致变色材料,用电致变色材料做成的器件称为电致变色器件,随着科技的进步及人们对生活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电致变色器件在消费电子、交通工具、建筑和军事等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以电致变色器件在汽车后视镜的应用为例,驾驶员在开车时,需要通过观察后视镜了解后方车辆的行驶情况,而当车辆后方存在较强光照射于后视镜上时,后视镜发生眩光,使驾驶员很难清楚看清后方车况,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此,现在越来越多的后视镜采用了电致变色技术,将电致变色器件附加于后视镜,通过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功能,使后视镜具有了防眩光功能,对安全行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电致变色器件对密封性能要求较高,通常需要在其周边设置密封胶层,以避免电致变色器件与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接触,影响其变色性能。现有技术中,后视镜通常包括上下两层基板、以及设置在两层基板之间的电致变色器件,因而密封胶层通常设置在上下两层基板之间,且电致变色器件通过引出电极与外部电源电连接。但密封胶层通常需要后处理而固化,例如加热固化或光固化等,在引出电极的存在下,会对密封胶层有一定的遮挡,从而影响密封胶层对光照或热量的吸收,导致密封胶层的固化程度不足,影响其密封效果。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