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介绍了一种新型抗蓝光隐形眼镜及其制造技术。该隐形眼镜采用至少一种反应单体、交联剂、引发剂和抗蓝光剂(含烯酸酯的四芳基金属卟啉类化合物)制成,旨在减少蓝光对眼睛的损害。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电子产品的依赖程度逐步上升,尤其是手机、平板电脑、显示器等,该类产品会产生高能短波蓝光,385~445nm波段的有害蓝光可以穿透角膜和晶状体,直达眼底黄斑区,对眼球末端的黄斑区造成伤害。传统的抗蓝光镜片主要是以树脂镜片为主,随着人们对隐形眼镜接受度的提高,抗蓝光隐形眼镜越来越被研究人员所重视。
抗蓝光隐形眼镜的制备方式目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涂层的方式,将具有抗蓝光效果的涂层附在隐形眼镜表层或里层,在专利CN104808355B中,在隐形眼镜本体材料上附着第一层抗蓝光层和第二层抗蓝光层,从而使得隐形眼镜具有抗蓝光效果,但该方法制备过程复杂,成本大幅增加;另一种是通过掺杂的方式,将蓝光吸收剂与原料混合,从而制备成抗蓝光隐形眼镜。CN102382237B专利中提出将3份的喹酞酮溶剂黄或萤光多环溶剂黄和隐形眼镜原料进行混合从而制备抗蓝光隐形眼镜,不足的是,该种方法存在蓝光吸收剂析出的风险,且并未区分有益和有害蓝光的吸收。
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制备过程简单、光热稳定性好、蓝光吸收选择性好的抗蓝光隐形眼镜。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