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2025-01-29 13:21
No.1334151411633758208
技术概要
PDF全文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探针由荧光团和铜离子识别基团组成,识别基团可为依诺沙星、环丙沙星等喹诺酮类抗菌药。
背景技术
铜离子是生命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在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铜元素对人体健康具有双重作用,正常含量的铜可以维持造血功能正常运转,以及维护中枢神经系统等;而当体内的铜过量时,则可能会出现腹胀、肝脾肿大、腹水、死亡等不良情况。因此,铜离子含量是影响机体的一个重要参数,当铜离子代谢失衡时会导致严重的疾病,如癌症、阿尔茨海默症、门克斯综合征和威尔逊氏症等。铜离子的检测方法包括原子吸收法、原子荧光法、化学滴定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电化学分析法和色谱分析法等。目前大多数配位型探针在识别过程中容易受到其他过渡金属离子的干扰,选择性不高的问题(HaoFang,Peng-Cheng Huang,Fang-Ying Wu,et al.A highly sensitive fluorescent probewith different responses to Cu2+ and Zn2+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Molecular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2019,214:233-238;Bhavana G.Gowda,MuzaffarIqbal,ShivaPrasad Kollur,et al.A“Turn-Off”Pyrene-Based Ligand as aFluorescent Sensor for the Detection of Cu2+ and Fe2+ Ions:Synthesis andApplication in Real Water Samples,Logic Gate Construction,and Bio-Imaging.Chemosensors,2024,12(6),91;SellamuthuAnbu,Anup Paul,KalpanaSurendranath,et al.Naphthalimide-phenanthroimidazole incorporated newfluorescent sensor for“turn-on”Cu2+ detection in living cancer cells.JournalofInorganic Biochemistry,2021,220:111466;Sellamuthu Anbu,Anup Paul,KalpanaSurendranath,et al.Naphthalimide-phenanthroimidazole incorporated newfluorescent sensor for“turn-on”Cu2+ detection in living cancer cells.JournalofInorganic Biochemistry,2021,220:111466.);以及二价铜离子的顺磁性荧光淬灭,导致检测灵敏度降低的问题(Xiaoling Niu,Hong Zhang,Xiaojing Wu,et al.An AIE-active“turn-off”fluorescent sensor for highly selective and sensitivedetection ofCu2+ ions.Journal ofMolecular Structure,2022,1264:133294;ShenglingLi,Duanlin Cao,Xianjiao Meng,et al.A novel fluorescent chemosensor based oncoumarin and quinolinyl-benzothiazole for sequential recognition ofCu2+ and PPiand its applicability in live cell imaging.Spectrochimica Acta PartA:Molecular and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2020,230:118022.),传统方法受到样品预处理繁琐、分析费时、无法在体实时检测和高成本仪器的限制,难以在生命体检测中广泛应用,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实时在体无损检测细胞或生命体内铜离子的研究手段。而荧光探针法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检测方法,它具有操作简便、检测迅速、选择性好、灵敏度高、能够在体无损检测等优势,因此适用于检测生命体内铜离子。 目前已经报道了多例铜离子荧光探针,包括配位型探针和反应型探针。配位型探针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铜离子与探针中的N、O、S等具有强配位作用的原子发生配位作用,改变探针内PET、ICT等效应,从而导致荧光信号强度的变化,或者产生发射峰的位移。配位作用一般是可逆的快速过程,因此这类探针有望实现对生命体内Cu2+ 的快速原位跟踪。(AhmedN,Zareen W,Zhang D,et al.Coumarin-based reversible fluorescent probefor selective detection of Cu2+ in living cells.Journal of Fluorescence,2020,30:1171-1179;Wu Y,Li C,Li Y,et al.Development of a simple pyrene-basedratiometric fluorescent chemosensor for copper ion in living cells.Sensors&Actuators:B.Chemical,2016,222(C):1226-1232;Kanokorn W,Utt E,Jintana M,et al.Ahighly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rhodamine-semicarbazide based fluorescentsensor for Cu2+ detection in real water samples and fluorescence bioimaging inHepG2 cells.Talanta,2024,270:125530.)。
实现思路
阅读余下40%
技术概要为部分技术内容,查看PDF获取完整资料
该技术已申请专利,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技术研发人员:
张玉明  吴丽  徐梦佳  赖青青  袁成龙
技术所属: 南通大学
相关技术
1,4,5,8-菲二醌活性物质、有机正极材料及水系锌电池 1,4,5,8-菲二醌活性物质、有机正极材料及水系锌电池
吩噻嗪自组装有机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及其应用 吩噻嗪自组装有机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及其应用
一种实心球形硫酸亚铁钠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一种实心球形硫酸亚铁钠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一种金属硒化物@MXene复合材料及其制法与应用 一种金属硒化物@MXene复合材料及其制法与应用
一种应用于钠离子电池的软硬碳复合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一种应用于钠离子电池的软硬碳复合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一种多孔碳基纳米笼钠电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多孔碳基纳米笼钠电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硫酸锌硫化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氧电催化应用 硫酸锌硫化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氧电催化应用
一种钒基正极材料制备方法 一种钒基正极材料制备方法
多空位类核壳ZnO@ZnS异质结的制备方法及产品与应用 多空位类核壳ZnO@ZnS异质结的制备方法及产品与应用
一种原位合成的贵金属基催化剂催化降解邻二氯苯的方法 一种原位合成的贵金属基催化剂催化降解邻二氯苯的方法
技术分类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互联网软件服务 互联网软件服务
集成电路设计 集成电路设计
信息集成数字服务 信息集成数字服务
电气机械制造 电气机械制造
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 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
医药制造、生物基材料 医药制造、生物基材料
石油煤矿化学用品加工 石油煤矿化学用品加工
化学原料制品加工 化学原料制品加工
非金属矿物加工 非金属矿物加工
金属制品加工 金属制品加工
专用设备制造 专用设备制造
通用设备制造 通用设备制造
通用零部件制造 通用零部件制造
汽车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
铁路、船舶、航天设备制造 铁路、船舶、航天设备制造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
燃气生产和供应 燃气生产和供应
水生产和供应 水生产和供应
房屋建筑、土木工程 房屋建筑、土木工程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
采矿业 采矿业
农副、食品加工 农副、食品加工
烟草、酒水加工 烟草、酒水加工
纺织皮具居家制品 纺织皮具居家制品
文教体娱加工 文教体娱加工
苏ICP备18062519号-5 © 2018-2025 【123技术园】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