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医药技术发明专利涵盖了秋水仙碱衍生物的创新制备技术及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所涉及的秋水仙碱衍生物具有特定的化学结构式Ⅰ,其中R1为特定的取代基。
背景技术
秋水仙碱是一种经典的抗炎药物,具有抑制炎症风暴的作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并且还被当作治疗急性心包炎的二线药物。有临床试验证明,秋水仙碱可以显著性降低慢性炎症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但是与秋水仙碱抗炎活性并存的是其较强的细胞毒性,秋水仙碱的毒性问题限制了秋水仙碱的临床应用。
虽然已有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秋水仙碱造成细胞毒性的主要原因是秋水仙碱与微管蛋白结合影响微管功能,抑制微管聚合,阻断有丝分裂进程。李玉柱在秋水仙碱衍生物设计、合成及抗心律失常活性研究的硕士论文中,虽对秋水仙碱的10位进行修饰,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细胞毒性,但是未进行抗炎活性的研究。公开号为CN 113024400 A的中国发明专利,对秋水仙碱的4位及7位进行修饰,秋水仙碱的细胞毒性增加。现有秋水仙碱的结构的优化方案,难以实现在降低秋水仙碱的细胞毒性的同时,还保持着抗炎活性。
此外,血管生成是指基于原始血管丛或现有血管使新的血管系统萌芽的过程,它是维持循环系统功能并确保能量供应的必要机制。许多重要的人类疾病,例如癌症、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并发症,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当血管生成不足时,会引起心肌缺血、脑缺血、创伤和骨折愈合缓慢、闭塞性血管炎、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等疾病。寻找具有促进血管生成作用的治疗药物是治疗这些缺血性疾病的重要策略,这也是当今临床研究的热点,现有技术中鲜有涉及秋水仙碱及其衍生物具有促血管生成活性的研究。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