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介绍了一种新型可乳化微粒剂,旨在替代传统的农药雾滴粒性化技术。该微粒剂由农药原药(0.4-0.6份)、分散剂(10-20份)、润湿剂(2-10份)和消泡剂等成分组成,通过特定的制备方法,可有效提高农药的分散性和润湿性,减少泡沫产生,从而提升农药的使用效率和效果。
背景技术
农药的使用过程一般分为:①药液通过喷头完成雾化过程;②雾滴在空气中运动扩散,沉积到靶标冠层或飘失到靶标外;③雾滴在冠层表面撞击、铺展;④雾滴被冠层表面吸收传导到为害部位并发挥药效。其中雾滴飘移是指:在施药过程中,农药雾滴被气流携带脱离靶标冠层、流失到地面或者悬浮在大气中的行为,被认为是导致农药污染的“罪魁祸首”,对周围河流中的水生动植物、大气环境、人类身体健康造成不可扭转的危害。
农药利用率指单位面积内沉积在靶标上的农药量占所使用农药总量的比例,即沉积率。农药从药箱到作物叶片这段距离会发生雾滴蒸发、飘移,导致剂量损失;同时,农药雾滴与作物叶片碰撞时,弹跳、破碎、飞溅、流失等界面传递也同样会造成剂量损失;最后,停留在叶片上的剩余农药雾滴,从叶片进入作物、杂草、虫体还存在复杂的吸收、转运过程,也存在剂量的损失。因此,实际农药使用量与实际农药利用量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
因此,如何解决农药雾滴空间运行过程中的蒸发飘移问题,提高农药沉积率及实际利用率,实现农药减量增效,仍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