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miR-31调控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靶基因筛选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S1.分离并培养星形胶质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法鉴定细胞纯度;S2.构建miR-31过表达模型,包括基因工程繁育阳性小鼠和细胞转染技术;S3.利用RT-qPCR和CCK-8实验验证转染效率及细胞增殖影响;S4.分子和功能水平验证。本发明确定了LATS2为miR-31的关键靶基因,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对星形胶质细胞增殖调控机制的不明确性和miRNA靶向预测的局限性。
背景技术
脊髓损伤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一种严重创伤性疾病,创伤、肿瘤或炎症等因素导致脊髓完整性和连续性受到破坏,从而造成损伤水平以下的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甚至造成全身其它器官的功能衰竭。脊髓损伤通常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创伤直接引起的急性期损伤,随后是亚急性期,其中各种因素如兴奋性毒性损伤,出血,缺血和炎症变化以及随后的细胞坏死或凋亡,长期Wallerian变性和疤痕形成等导致脊髓组织的继发性损伤,严重限制损伤恢复,甚至加剧功能丧失。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每年有25万到50万人受到脊髓损伤的影响,且目前全球有超过100万患者因脊髓损伤而瘫痪。近年来,脊髓损伤发生率逐年增加,约为每百万人40-80例,且现有治疗方法无法有效恢复脊髓损伤后的运动功能,除了治疗费用高、预后差外,还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生理和心理伤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
对于损伤后的治疗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难题和研究的热点。目前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仅限于手术减压、激素冲击疗法以及神经保护治疗等,但其临床疗效甚微,患者主要通过后期康复训练维持残存的神经功能,这主要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较差,神经元固有的再生能力有限,脊髓损伤后的再生修复极其微弱,目前尚无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可以完全恢复脊髓损伤后丧失的神经功能。再生修复已是当今医学界亟待解决的世界难题,寻找有利于神经元再生的方法已成为脊髓损伤治疗领域的研究焦点。
因此,亟需一种miR-31调控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靶基因的筛选方法及其应用,旨在突破当前治疗瓶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为脊髓损伤的治疗开辟新途径。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