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金属冶炼领域,特别是一种利用转铁蛋白从溶液中高效分离提取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四个步骤:首先,对转铁蛋白进行金属离子脱除,制备空白位点的转铁蛋白;其次,将脱金属离子的转铁蛋白与海藻酸钠、戊二醛混合,形成转铁蛋白凝胶球;然后,将转铁蛋白凝胶球装入吸附柱中,制成转铁蛋白凝胶球吸附柱;最后,将含铟溶液通过吸附柱,实现铟的高效吸附,获得富铟蛋白凝胶球。该技术回收率可达95%以上,显著提高低浓度铟的分离提取精度,提升资源利用率,同时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降低废弃物和有害物质产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和工业的不断进步,战略金属的地位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凸显,其中,铟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金属,因其在先进技术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备受关注,铟在半导体产业中用于制造薄膜晶体管和液晶显示屏,同时也用于太阳能电池、光纤通信等领域;
然而,铟的稀缺性和高价值使得其供应和可持续利用成为当前研究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自然界中没有独立的铟矿床,铟通常以伴生的形式存在于硫化锌矿中,目前工业生产中通常采用溶剂萃取、电化学沉淀等方法从湿法炼锌废渣中回收铟;
如公开号为CN113122736A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从酸性溶液中高效分离提取金属铟的方法,其能够对富铟有机相能实现高效反萃或者通过恒电位电沉积得到高纯金属铟,以上工艺过程不受Fe3+、Zn2+等离子的影响,从而实现铟的分离提取;
然而该方法对萃取剂要求较高,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工艺要求
再如公开号为CN112646985A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ITO薄膜刻蚀废液中金属铟的富集纯化方法,其使得水相中铟的浓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并且最终实现了铟与其他金属离子锡、钼、铝的分离,为后续电解精炼提供了保障,铟的回收率可达90%以上;
然而该萃取方法因消耗化学试剂,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无法适用于工业生产
综上所述,上述的专利在回收方法均存在一些限制,包括提取精度不高和资源浪费等问题,不仅在铟含量较低的矿石中的提取效果欠佳,同时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环境排放,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开发一种以生物技术为基础的绿色环保提取法,对铟进行高效富集和回收,是有一定必要的。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