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旨在解决摩擦式阻尼器因摩擦片磨损导致阻尼力变化的问题,通过碟形弹簧的非线性弹性元件实现磨损间隙的自补偿,确保阻尼力稳定。该阻尼器由上安装盘、上支承环、下支承环、固定盖、碟形弹簧、固定螺钉、压环、上摩擦片、转盘、转轴、下摩擦片、下安装盘组成。碟形弹簧的工作点可配置,实现阻尼力的可调可控,并提高安装便利性。
背景技术
地震、随机风载荷、发动机激励、旋转机械冲击等载荷作用结构时,结构将吸收大量的外部能量,且结构因受迫振动而出现结构动力学响应。当结构响应超出其本身的变形能力时,结构被破坏或损伤,如受地震作用下房屋的倒塌、受随机风载荷作用下拉索的断裂等。为保证结构的安全性,研究人员提出结构振动控制的概念,通过在系统中适当的部位设置耗能装置来减小结构的动力学响应,从而保证结构的安全。
此外,在某些产品中考虑到人机功效,也需要在机构中设置阻尼环节,提高操纵的舒适性,如车用油门踏板需要驾驶员通过脚部力量控制油门的升降,在长期驾驶中,会对驾驶员造成驾驶疲劳,在油门踏板机构中需设置阻尼环节以提高驾乘舒适性以及驾驶平稳性要求。
在阻尼器产品中最简单常见的是摩擦式阻尼器,然而摩擦式阻尼器存在以下一些问题:第一:阻尼块在长期使用时产生的磨损量得不到补充,使得阻尼减小,阻尼力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内不稳定、不可控;第二:阻尼机构在生产和安装时会有误差出现,使得阻尼力的大小与设计的大小有所不同;第三:阻尼结构内部复杂,安装精度要求高。
因此,对于发明一种结构简单、装配参数可调空间大,长期使用时阻尼的磨损量可以有效的补充,实际阻尼力实现与设计的阻尼力误差在可控范围之内,使得阻尼力能够保持稳定性、可靠阻尼力的阻尼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