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介绍了一种专门用于清洗柔性可逆金属电沉积器件表面褶皱的超声波装置。该装置旨在简化清洗过程,避免传统方法中需开封更换电解液或使用化学溶剂的复杂操作。装置由电源、超声波发生器和压电陶瓷超声波换能器组成,换能器设计有多个压电陶瓷片单元和柔性连接件,通过压电效应和超声波振动实现高效清洗。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清洗后的器件在短期内多次循环使用中,褶皱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器件是一种能够通过外加电场改变其光学特性的材料,常用于调节透明度或者改变颜色,如电动车天幕玻璃、智能眼镜和智能调光玻璃,可逆金属电沉积器件属于电致变色器件中的一种。然而,随着可逆金属电沉积器件的长时间使用,特别是多轮次循环后,会导致在器件表面沉积形成的薄膜难以消解,严重影响了器件的性能和稳定性。可理解为可逆金属电沉积器件是由两块导电玻璃导电面对向贴合而成,中间填充有电解液,电解液会在施加电压时发生反应,在短时间使用时,可逆金属电沉积器件上形成的褶皱会在未连接电源或连接反向电压时褪去,但随着使用时长的增加,其中一块导电玻璃的导电面沉积的银膜不会随着关闭电源或连接反向电压时褪去,造成导电玻璃内部出现持续存在的“褶皱”,不仅会造成观感的下降,而且会导致接下来的沉积也存在褶皱,不断累加,导致器件的美观度和循环可逆性能都严重下降。通过资料调研及分析,了解到银膜生长过程中产生压缩的生长应力,当生长应力超过系统临界值后,银膜在压缩应力下发生屈曲失稳,形成微褶皱。此外,在表面张力差异引起的环形应力作用,也会导致褶皱的形成。
目前,针对可逆金属电沉积器件沉积薄膜的问题,已经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其中包括使用化学溶剂或电解液来清洁器件表面。然而,这些方法通常需要开封器件并更换电解液,操作复杂。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在不开封不更换电解液的情况下,有效地重置可逆金属电沉积器件,恢复其性能的新型技术。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