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耐高温氧化烧蚀的碳纤维/SiHfBOC复合材料技术
2025-01-19 14:16
No.1330542953764233216
技术概要
PDF全文
本技术介绍了一种制备耐高温氧化烧蚀的碳纤维/SiHfBOC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采用PyC涂层的三维编织T700-PAN纤维作为承力骨架,以SiHfBOC先驱体陶瓷为基体,通过压力辅助先驱体浸渍裂解法实现复合。该工艺制备温度低,对碳纤维损伤小,能高效致密化复合材料,获得接近90%的致密度,有效阻止氧通道形成,实现高温烧蚀环境下的保护。本技术适用于耐氧化烧蚀复合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针对高速飞行器在高温有氧条件下的服役环境,要求飞行器在服役过程中材料表面温度高达1650℃以上,其中鼻锥、机翼的尖锐前缘等典型热端部件的表面温度高达1800℃以上。飞行器此环境下需要克服高温和氧化性气流的高速冲刷带来的烧蚀行为。该温度下金属大多融化或者剧烈氧化与蠕变,且金属密度较大,不利于飞行器使用。为满足此环境下的服役条件,需要飞行器热防护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及耐氧化烧蚀性能。在耐高温材料家族中,以碳纤维增韧为代表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可满足工程化应用需求,在高温氧化环境下克服了陶瓷的本征脆性,又具有优异的维型能力,可以保持良好的飞行器气动外形,这些优点使其在典型热端部件中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但现有的碳纤维增韧为代表的陶瓷基复合材料通常需要浸渍裂解十数次甚至数十次且难以获得较高的致密度,生产周期长,且在烧蚀过程中容易形成氧通道,对纤维基体破坏严重。因此研发耐高温氧化烧蚀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的需求极为迫切。
实现思路
阅读余下40%
技术概要为部分技术内容,查看PDF获取完整资料
该技术已申请专利,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技术研发人员:
韩知宏韩文波吕杨赵广东周善宝陈贵清张幸红
技术所属: 哈尔滨工业大学.
相关技术
具有分形沟槽的多孔吸液芯及其制备方法和相变传热器件 具有分形沟槽的多孔吸液芯及其制备方法和相变传热器件
一种具有穿孔翅片的螺旋管相变换热装置 一种具有穿孔翅片的螺旋管相变换热装置
一种3D打印混凝土流变性能调控方法 一种3D打印混凝土流变性能调控方法
一种用于晶圆Notch槽磨削的金刚石砂轮的制备方法 一种用于晶圆Notch槽磨削的金刚石砂轮的制备方法
一种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拌合装置 一种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拌合装置
树形结构的微通道换热器 树形结构的微通道换热器
用于碳化硅晶圆减薄砂轮的球形复合堆积磨料的制备方法 用于碳化硅晶圆减薄砂轮的球形复合堆积磨料的制备方法
回收数据中心余热的液-液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系统 回收数据中心余热的液-液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系统
一种数字液滴微流控芯片系统和细菌检测方法 一种数字液滴微流控芯片系统和细菌检测方法
一种基于热膨胀差异的孔径自适应响应智能多孔吸液芯和传热装置 一种基于热膨胀差异的孔径自适应响应智能多孔吸液芯和传热装置
技术分类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互联网软件服务 互联网软件服务
集成电路设计 集成电路设计
信息集成数字服务 信息集成数字服务
电气机械制造 电气机械制造
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 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
医药制造、生物基材料 医药制造、生物基材料
石油煤矿化学用品加工 石油煤矿化学用品加工
化学原料制品加工 化学原料制品加工
非金属矿物加工 非金属矿物加工
金属制品加工 金属制品加工
专用设备制造 专用设备制造
通用设备制造 通用设备制造
通用零部件制造 通用零部件制造
汽车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
铁路、船舶、航天设备制造 铁路、船舶、航天设备制造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
燃气生产和供应 燃气生产和供应
水生产和供应 水生产和供应
房屋建筑、土木工程 房屋建筑、土木工程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
采矿业 采矿业
农副、食品加工 农副、食品加工
烟草、酒水加工 烟草、酒水加工
纺织皮具居家制品 纺织皮具居家制品
文教体娱加工 文教体娱加工
苏ICP备18062519号-5 © 2018-2025 【123技术园】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