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新型复位阻尼器,应用于工程结构减隔震技术,由支撑套筒构成,其表面固定有第一固定磁铁,并通过滑杆与第二固定磁铁相连。滑杆中部设计有滑动结构,增强了减隔震性能。
背景技术
传统阻尼器设计时通常只能在抗拉或抗压方向上发挥作用,或者其抗拉与抗压能力分布不均匀。这种单一的性能特征导致在复杂地震荷载作用下,阻尼器的承载能力及能量吸收能力可能无法均衡发挥,从而使得结构系统在地震激励下易于出现损伤。这种不均匀的性能分布限制了阻尼器在不同荷载方向下的有效性,进而影响了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传统阻尼器的减震机制一般采用单一的减震路线,这种机制往往导致减震效率低下,在结构变形合理的情况下,传统阻尼器不能够有效地满足自复位的需求。这是因为单一的减震路线不能够根据实际变形情况调整阻尼特性,在地震作用下不能够充分发挥其减震效能,也难以快速恢复至原始状态。更大的问题是,传统阻尼器通常通过设置单一刚度路径来控制结构的位移,或者通过增加刚度来限制变形。这种方法往往导致了刚度与变形之间的矛盾,使得结构响应被放大,从而引发更大的震动和更严重的损伤。这种控制手段往往未能有效平衡结构的变形与刚度要求,导致整体减震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亟须研发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减震装置。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