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镁合金复合棒材及其制造工艺。该工艺包括:步骤S1,对纯镁锭进行端面车削,形成与轴向成特定角度的孔;步骤S2,将Mg-RE-Zr合金棒材插入孔中并过盈配合。该方法有效提高了镁合金棒材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背景技术
镁合金是密度最小的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然而,由于镁的密排六方结构,室温变形时容易启动的滑移系少,通常表现出较差的塑性变形能力。目前,提高镁合金室温塑性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合金化改变微观组织和织构,另一种是通过加工工艺和热处理均匀组织、细化晶粒。
镁合金的合金化研究中,最有效的莫过于引入稀土元素。但是,由于稀土元素价格昂贵,单一的镁-稀土合金成本较高,且加工成型困难。
目前金属复合材料的连接工艺主要为扩散焊接、爆炸焊接、摩擦焊接等等,层状复合板材的复合制备方法还包括机械滚压复合、液压膨胀复合、热挤压复合成型工艺等等。其中,通过焊接形成的镁合金复合材料存在成本高、性能不稳定等缺陷,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工业生产。而通过塑性变形制备的复合材料则可以充分利用材料,改善合金组织性能,容易实现工业连续生产。热挤压的生产工艺及设备简单,原材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高,是制备镁合金复合材料的理想方法。但是,目前对于热挤压过程中两种金属材料的流动速度,塑性变形能力,结合界面强度等方面的研究还尚有不足,如何设计两种材料的复合方法从而提高其综合性能是复合材料领域的难点。
实现思路